8月开头,滴滴和优步正式宣布“合并”,引发了一连串关于互联网未来的预言。而这样的预言人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滴滴和快滴、58和赶集、美团和点评、携程和去哪儿在合并的时候,这些预言都曾改头换面出现过。一两家公司的动作能够引发众人有关未来的猜想,本身也是种成绩吧。
这些公司成立的时间短则四五年,长则十年有余。长期关注互联网医疗创业领域,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猜想:同样已有五年左右发展历程的互联网医疗,会不会有哪两家公司的合并能够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若现在没有,五年之后,是什么样的企业会具有滴滴、58、美团、携程这样的行业整合能力?
回溯互联网医疗五年来的历程,谁有医生资源、患者资源、医院资源,谁就有可能占领未来的赛道。现在的行业领跑者大体也是按照这个逻辑产生的。只不过五年前的逻辑错误在于,这个行业的改变没有预计得那么快。于是到现在砸了许多钱却没法商业化、没法退出的投资人,开始酸溜溜的说不再投互联网医疗。这使得创业者们感到了特别明显的融资难。
如今,我们又回到了这样一个节点上,预测五年后的互联网医疗赛道。过往五年的经验表明,“资源型”思路虽然风光一时,但改变却非常有限。那么影响五年后医疗市场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1.合并不会发生的几个理由
先回到稍微紧迫一点儿的话题。现在的互联网医疗领域,有没有两家或者几家合并之后,可以彻底改变行业格局的公司?按照其它行业的经验,医疗领域彻底改变行业格局的考量标准,应该无外乎在三个指标上的某一项占统治地位:用户数量、医生数量和医院数量。
纯粹数量上,互联网医疗里可能并不缺少这样的公司(数据已各家公司官方公布为准)。比如用户数量上,平安好医生近8000万,春雨医生有9200万,寻医问药网注册用户超过1亿;比如医生数量上,丁香园覆盖200万医生(医生总数300万左右),医联40万,杏树林20万;比如医院数量上,挂号网2015年底1900家医院,就医160在2016年3月服务医院2700家,健康之路则达4500家医院。
可以看到,就现在的形势,上述公司任意两家合并都能在各自的方向上拥有近乎绝对的数量优势。但这样的合并看起来不仅迄今没有发生,而且似乎合并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没有发生合并的最主要一条原因是,合并无法改变互联网医疗的行业现状。比如很明显的一点,滴滴、优步或者58、赶集这些公司合并,一是可以拥有绝对的市场份额,二是双方都可以不用再烧钱。而对于这些公司来说,烧钱推广费用的减少就意味着利润同时产生。
但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这些改变可能都不会发生。
首先,互联网医疗领域的绝大多数公司虽然有补贴医生的行为,但已经很少烧钱买用户了。因为早期的经验告诉大家,医疗领域很难靠烧钱获得用户,烧钱带来的用户与真正有需求的用户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再加上买用户成本太高。所以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这个合并后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就不存在。
第二,合并不能解决现有问题。以挂号网和就医160为例,二者合并后覆盖的医院数量达到4600家。全国的公立医院数量只有13000家,二者占了三分之一。但问题是,即便如此,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不会因此改变。挂不上号的医院,依旧挂不上号。医疗服务的现状难以得到改变。
第三,商业化的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当前已有的最经典商业模式就是药品广告和民营医院导流,但百度的遭遇证明,导流模式风险很高。而药品广告在电子处方受限的情况下,空间不大。况且最主要的问题是,互联网医疗医疗无法依靠服务本身变现,始终难以建立稳定的商业模式。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现实的原因,比如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整体上估值都比较小,合并后的估值仍然不大。再加上,医疗的地域性非常明显,好多公司守着一个省、一个市,甚至一家医院,都能活得还不错。这种极低的行业集中度,给了大量创业公司生存空间,也许还能活挺久。这在传统医疗信息化领域已经非常明显。大家的市场份额都不高,但大家活得都还不错。
2.垂直已穷途末路
但如果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要讨论整合的问题?因为互联网医疗“小、散、弱”的现状无法长久。
挑战首先是来自流量的问题。而互联网医疗除了流量成本外,前置的市场教育成本也很高。再加上医疗需求本身是低频的,获客之后还需要黏住用户、激活用户,这些都需要成本。这么高昂的成本,对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来讲是巨大的威胁。结果就是,大家都没什么用户。
目前看来,解决流量的问题,除了投靠BAT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但问题是,BAT不能包打天下。况且,现在整个互联网上的人群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垂直细分人群开始出现,催生了很多细分人群、亚文化的创业公司。这对大平台的流量本身也是个冲击。
再有,综合平台与垂直领域各有各的尴尬。在综合问诊平台已经产生了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之后,这个领域已经几乎不可能再有类似模式公司的成长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大批新的创业公司出现在垂直领域,理由是垂直领域能够形成服务闭环。而这种思路也得到了很多投资机构的认可。基本上第二波兴起的创业公司,都是垂直领域的,如糖尿病、肿瘤、呼吸、肝、肾、脑、肠等。
但垂直领域却面临着悖论。
垂直领域面对的用户是带病人群,远比健康人群复杂得多。首先,疾病都有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互联网手段往往只能处理疾病程度相对较轻的患者,重症患者则很难在管理范围。其次,各种疾病往往都会有并发症出现,而垂直类应用几乎无法处理并发症。这两个条件不仅大大降低了垂直应用的功效,而使它们能覆盖人群大幅缩水。
更大的矛盾在于,虽然垂直类应用容易形成闭环,但这个闭环在它的最核心环节,也就是患者那个环节走不通。因为就算患者患有某一类慢性疾病,但也会有处理其他疾病或健康需求,而这些需求某一类垂直应用是无法解决的。
就像医疗服务体系一样,专科医院往往是等级高的大医院,而越到基层是越综合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的服务类型都是越到基层越综合,而且越是基层医生、家庭医生越都是全科医生,能够为居民提供综合健康管理服务。但像互联网医疗这样直接贴近患者生活的应用,反而开始分病种、分学科,逻辑上和实践上都很难说得通。
所以,互联网医疗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前五年的成功经验“资源型”、“垂直型”的思路基本上已经没有前途了,必须重新寻找新的整合路径。
3.三大整合路径
可新的整合路径在哪儿?
互联网医疗早期一直在争论,到底是得医生得天下,还是得用户得天下。实践证明,无法提供好的医疗服务,就无法让用户付费;而攒了一堆医生却无法有效为患者提供服务,也难以商业变现。近期的实践则表明,无论早期的创业公司积累的是医生资源、医院资源,如今在计划实施商业化时,共同的选择都是向患者端提供服务。
所以,无论是传统医疗,还是互联网医疗,“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逻辑应该是一致的。这既是服务逻辑,也应该是商业逻辑。而围绕着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可以看到三条通向未来的整合方式。
通道整合
简单的讲,通道的意思就是把医疗服务送达到患者(用户)身边的通道,让患者能够在想获得医疗服务时就能够获得。通道整合的意思是,谁能够掌握最多、最强大的通向患者(用户)的通道,谁就有可能成为五年后的行业整合者。
过往的思路是,这个通道由手机承载。逻辑是,人们都会随身携带手机,而一旦遇到健康问题,打开手机、打开app就可以找到医生。但问题就像前面提到的,把app装到用户手机上的成本奇高,再加上医疗低频,让app留在用户手机上的成本更高。结果就是,人们在真遇到问题时,手机上根本没有医疗应用,而最终又只能去医院。
这个通道应该有两个突破:一是突破医疗类app的边界,很多场景都会有医疗类需求,比如运动健身、出行旅游等,事实上,已经有公司开始尝试与跨行业的合作;再一个是突破手机的便捷,理论上讲,应该是只要能够信息传输的工具,都可以连接到医疗,所以我们看到不少公司尝试电话、视频、电视去联系医生和患者,而不再是手机app。
这些通道未必是最终形态,而是让那些偏好于不同场景的人都适应线上问诊的场景。当线上问诊成为一种习惯,五年后,就可以考虑新的问题了。顺便提一句,诊所其实也是通道的一种。尤其是我们看到的在互联网模式下的很多新型诊所,比如丁香诊所、春雨诊所、强森诊所等。某种程度上,这些实体诊所是线上问诊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数据整合
通道整合是源于患者(用户)需求的角度,数据整合则是源于患者(用户)供给的角度。就是那些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最初源头,是这些患者(用户)。数据整合的意思就是能够采集、储存并应用医疗健康数据。同样谁的量越大,谁的整合能力越强。
实际上,关于医疗大数据的价值,人们已经很熟悉了。最顶尖的当然是人工智能。据说,最近人工机器人仅用了十分钟就确诊了一例罕见的白血病患者。还有其他应用,比如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帮助医生准确的判断疾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定向精准营销等。但目前的第一步,采集或者获取数据的难度很大。因为数据量最大的医院难以合作。从目前的尝试看,有三种在探索的路径:
一个是直接采集型,这个人们比较熟悉的是通过智能硬件的方式采集数据。而最近比较火热的采集数据方式是通过医学影像采集。由于影像往往是会诊的必备材料,很多创业公司刚好借着大医院、基层医院会诊的需求,在中间枢纽环节积累病例数据,甚至直接进入医院做影像数据挖掘。当然,这只是个进入医院的切口而已。
再一个是数据传输型,这类创业公司既不参与数据采集,又不参与数据应用,而是通过架设信息网络的方式传输数据。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趣医网,通过架设区域信息网络,可以使整个区域内的医疗信息在网络内流转,形成医疗数据传输中心。
第三个是技术检测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体外诊断。体外诊断虽然并不是以获取数据为客观目的,但实际上这种技术能够获得的医疗数据并不亚于其他途径,甚至拥有更高的精准度。尤其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基因检测,它是整个人体数据化的基础。
支付整合或者金融整合
第三个角度是从患者(用户)行为出发,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只要医疗服务的交易发生,支付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虽然支付仅作为一个环节、工具,既不掌握数据又不控制通道,但支付最大的特点是,所有的医疗交易都要应用。
阿里和腾讯其实很早就看到了这个路径,支付宝、微信曾有一阵子全国范围抢医院。但后来他们发现,抢医院的逻辑不对。因为就算圈了再多的医院,如果没有医保的接入,患者也不会用。他们把这个事儿想明白以后就开始攻医保,难度就大多了。目前看仅有的一个成功案例就是深圳。
但支付的未来是不是一定就是阿里和腾讯的天下?这个真的未必。因为支付某种程度上无法独立存在,它需要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在现有的医疗体系中,社保是最大的支付方。但想做社保的生意,难于上青天。所以,支付的成长速度其实依赖于保险和医疗双方的成长、开放速度。若阿里的阿里健康,或者腾讯的腾爱医生成长壮大了,那么支付宝、微信或许就有戏了。
当然,支付未必都是往外花钱,也有可能是减少花钱,就是美国的PBM。这个和支付的道理是一样的,有人要收钱,就有人想少花钱。PBM某种程度上也是支付环节,只不过它的作用是减少费用支出。PBM有可能是每个医疗服务体系必备的环节,但前提是,市场化的医疗服务要先成长起来,否则PBM只能处于边缘的角色。
不过要知道,这三条整合路径并不是在五年后能够一统天下,而只是能够到达比现在更进一步的下个阶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