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是物联网最具潜力的应用之一。在医疗物联网中, “物” 包括医生、病人、关注健康的人群、医疗器械、药品等;“网” 即医疗和健康管理的工作流程;“联” 即通过信息交互,将与医疗有关的“物”编织成具备智能的医疗“网” 的过程。
物联网对医疗的改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移动医疗/远程监护平台
远程监护平台能够自动采集多项生命体征数据,自动将数据上传至医院控制中心,实时分析数据并预警,并由医生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利用多种便携设备,数据的采集可以不受时间与地点限制。
远程监护系统能够监护心脏功能、排尿、血压、血糖、睡眠等多方面的疾病,在心脏功能实时监护系统和睡眠监护系统方面有较高价值。
比如为弥补传统诊疗手段的不足,远程无线睡眠监护系统能够在患者家中实时检测患者睡眠时的各项体征,并通过蓝牙将数据发送至手机,进而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医院控制中心。当检测到患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时,系统会自动通知医生。然后,医生通过网络远程控制患者家中的可调节枕头的高度与仰角,改变患者的睡眠姿势,最终使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可调节枕头对中轻度OSAS 患者有很好的疗效,患者在家中就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治疗。
IDC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超过42亿元人民币,预计2017年将达到125亿元人民币。从收入构成的角度来看,移动医疗增速较快,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0%,远超40%左右的行业平均增速。
2、医疗设备管理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医疗服务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医疗设备。科学合理地购置、使用以及维护数量庞大的医疗设备,有效规划与管理各种医疗资源,对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改善医院的运作效率从而降低运作成本,提升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现阶段,医疗设备的管理主要借助纸质文档进行人工记录与配置。其主要缺陷在于无法实时追踪设备使用情况,定位困难,并且由于人工记录设备状态程序十分繁琐,非常容易出错,造成数据不一致。
此外,纸质文档不能让管理者方便地查看医疗设备的使用历史,因此难以发现未使用的设备,造成闲置设备无法被及时调度到需要的地方,导致了较低的设备利用率. 为了加快记录速度,可对每件设备增加条形码或RFID 标识,但这种方法需要手持式或固定式的读取设备,受到读取设备功能的限制,并且仍然无法实时跟踪设备的位置。
利用传感设备, 可以弥补现有设备管理方法的不足。无线功率传感器可以检测出设备的用电负载和周围的无线信号强度,
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无线传感器网关上传到医院数据中心。然后, 数据中心根据上传的数据, 利用室内定位与机器学习技术, 能够计算出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情况, 进而能够为用户提供云服务,
包括执行用户查询和生成所有设备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等功能。
3、“以患者为中心” 的医院工作流程管理
目前,医疗服务的主要工作流程是以医院为中心的。患者就医时,首先通过挂号排队方式配合医生的坐诊时间;如需进行血检、尿检、CT 等各种检查,则需要先交费,然后逐一到各个检查地点配合检查;拿到医生处方后,还需要再次排队缴交药费并到药房取药. 当病情复杂时,上述过程还可能会重复多次。
这个传统流程对于患者和医院而言都是十分低效的。例如,由于每种医疗检查的需求量与耗时都不相同,各个检查地点的排队情况是不同的。由于患者对医疗流程不了解或对医院情况不悉,在需要进行多项检查时,难以根据具体排队情况,选择最省时省力的检查顺序。对于医院而言,某个流程环节的低效会影响到整个医院的工作效率,如缴费窗口开启数量不足时,可能导致缴费环节的大量排队,并使得药房、各类医疗检查或其他相关环节流量不足,造成设备和人员的闲置浪费。
物联网技术可以改变医院工作流程,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在医院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传感器设备感知实时状态并上传至医院数据中心。实时状态包括医生与护士的繁忙程度、检查设备使用率、排队长度、耗材存量等。患者随身携带一个移动终端,可以是安装了特定应用的智能手机,也可以是医院提供的专用设备。这个移动终端的主要实现3 种功能: 1)记录患者的就诊状态,能够以友好的流程图示告诉患者已完成与未完成的就诊步骤,对于每个步骤还会提供包括地点和流程等详细信息; 2)从医院数据中心得到医院的实时状态,并显示在就诊流程图上,帮助患者选择下一个就诊步骤; 3)提供智能调度服务,综合患者的就诊状态与医院的实时状态,为患者建议一个最优化的就诊流程。另外,家属也可配备类似的移动终端,协同帮助患者进行缴费和取药等无需患者参与的环节。这种“以患者为中心” 的医院工作流程可以最大化地节省患者的时间,同时提高医疗人员、设备、场所的利用。